English

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学研究

2000-11-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常青 我有话说

知识产权类的新书越来越多了,这说明知识产权研究日益繁荣。在这繁荣中喜欢追寻时尚热点的读者大概不会错过这本由薛虹所著、法律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的新书,但偏好理论著作的读者也许会怀疑有着如此时髦书名的作品是否具有理论的深度。倘能够耐心去读,相信这两类读者都不会失望。这本书研究的是计算机网络与知识产权这样的热点问题,但绝非跟风赶时髦的应景之作,它是作者花费了五年多的时间,潜心研究,认真观察网络的发展,详细记录网络的崛起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挑战,仔细分析和研究知识产权法在网络时代发展变化的力作。

这本书共分三编,涉及网络时代的版权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电子商务的知识产权法律环境,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进行了全景式的论述和分析。作者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外法律、法规、案例、学说理论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并注意了资料的时效性。整个作品既有理论深度,又直面现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本书对我国知识产权界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例如暂时复制及合理使用问题、网络传播权问题、数据库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一些尚处于探索阶段的问题(例如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问题、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我国已经出现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网络版权侵权纠纷、域名引发的商标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国际顶级域名的纠纷处理程序)提出了许多灼见。

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紧密结合网络技术进行法律分析。知识产权法是一个对技术条件和经济环境非常敏感的法律部门。在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引发的技术层面的巨变导致了法律层面的相应变化。这本书对给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带来挑战的许多网络技术表现了关注,例如书中详细分析了因浏览、缓存、电子邮件、离线浏览器、超文本链接、关键词系统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及其法律后果。这些分析和论述以知识产权法律为线索将读者带进了奇幻莫测的网络新世界之中。当然,网络是个飞速发展的领域,正如这本书的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网络也许是个最无情的领域。人们费尽心思进行研究并拿出的成果,很可能已经被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所淘汰。”因此,占据这本书很大篇幅的对现有的网络技术的法律分析,也不免会随着技术的更新而过时。

这本书对一些容易为人忽视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方式是一个实用性很强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领域,这本书则结合具体案例,并参照世界贸易组织Trips协议的有关规定,对各类救济方式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又如,电子商务问题虽然在知识产权法学界被炒得很热,但是很少有人潜下心来深入研究网上知识产权贸易等细致的问题,这本书也弥补了这方面理论研究的不足。

书的作者不唯书、不唯贤,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例如,作者在分析复制权的范围时,提出我国应当采纳一种广义的复制权,将所有长久的和暂时的、当地的和远程的、在线的和离线的所有复制都包括在内,再辅之以适当的权利限制,让古老的复制权顺应数字环境,顺应网络时代。这些新观点未必都正确,但是它反映了作者的勇气、见识和学者的真诚。

这本书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注重说理的逻辑性。例如,在分析网上版权侵权责任这一部分时,作者逐个层次分析了网络信息消费者、网络内容提供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风险,使读者对网络环境下版权侵权的责任体系有了清晰的印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